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襄樊市建设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时间:2024-06-25 13:51:2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921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襄樊市建设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湖北省襄樊市人民政府


襄樊市建设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2004/02/09)

一、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建筑业、房地产业、市政公用业以及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园林绿化、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统一协调全市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园林、房产管理等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中长期发展计划和有关落实措施的规范性文件,并指导、组织实施。

(二)负责编制城市建设资金使用计划;负责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立项、初步设计的审查、审批或报批,并指导协调实施;负责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工作;组织城市排渍、污水处理工作;负责城市道路临时占用和城市道路挖掘的审批及修复工作。

(三)负责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指导协调城市主要干道、重要景区、街景、重要路段、路区环境整治的修复建设;参与重点工程建设及管理,负责重点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城市建设档案。

(四)负责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的行业管理,培育、规范勘察设计市场。负责工程勘察设计、咨询单位和以设计为主体的各类企业资质管理;贯彻执行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省级标准、全省统一定额和建设行业的标准定额;监督指导各类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的实施。

(五)负责全市建筑业的行业管理,培育、规范建筑市场。负责对建筑施工企业和建筑安装企业、建筑制品企业、建设监理单位、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招标代理等中介组织的资质管理;负责市区(含开发区)建筑市场准入、工程监理、工程合同、工程项目报建、招标投标、施工许可及工程质量监督和施工安全管理;负责新型墙体材料、建筑节能产品、商品混凝土的推广使用。

(六)负责建筑、勘察设计、燃气领域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工作。

(七)负责市区城市采水、管网输水、用户节约用水工作。

(八)负责市区燃气热力行业管理工作;负责燃气热力工程质量、施工队伍资质的管理工作;制定相关技术、运营、服务、供应等管理标准和规范,并监督实施。

(九)指导全市城市和村镇建设,负责制定全市城市和村镇建设标准,参与编制全市城市和村镇建设规划;负责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工作。

(十)制定行业的科技发展规划和技术政策,组织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新技术开发利用;负责建设行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负责制订全市建设系统的人才培训计划并指导实施。

(十一)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建设委员会内设7个职能科室:

(一)办公室

负责委机关政务工作的协调和对外联络、接待工作;负责会议的组织与协调,草拟重要文稿;负责文书处理、文印、印鉴管理、机要、保密和文件档案工作;负责机关的固定资产管理;负责信息工作、年鉴编辑和大事记起草工作;负责处理人民来信来访,组织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负责新闻宣传工作,管理战线内设立的各类记者站;综合管理城市建设档案工作;负责机关财务、后勤、安全保卫工作。

(二)政策法规(行政审批)科

组织制订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工作要点,并会同有关科室检查实施;组织政策调研,研究制订建设体制改革的重要方案;负责城乡建设规范性文件的制订、审查和报批工作;负责建设系统的法制建设和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综合管理建设行政执法、行政复议和诉讼工作;负责系统行政处罚审批工作;指导城乡建设事业行政审批事项的实施,负责检查监督工作。

(三)勘察设计与建筑市场管理科

负责全市勘察设计与建筑市场的管理。负责全市建设战线科技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行业相关的科技咨询、科技开发、节约能源、信息搜集、反馈及存档利用等工作;负责全市建设科技规划的制订工作;综合管理全市工程建设和城乡建设的勘察设计工作,统筹规划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规划;负责全市勘察设计、岩土工程、咨询单位和以设计为主体的各类工程公司的资格认证和合同管理;综合协调附建式人防工程建设工作,指导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会同办理城市规划用地和调整用地的审批,组织规划设计方案、建筑艺术评审,指导和协调我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和保护工作;组织编制市区抗防灾规划和综合抗震防灾体系区域规划;实施对新建工程项目抗震设计质量、审查、监督及设防标准的管理;制定现有建筑设施的抗震鉴定和加固计划,并监督实施,参与重大工程设计的抗震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管理设计单位和从业人员资质。组织研究制定全市建筑业的发展规划,对全市建筑业实行行业管理;负责建设监理单位的资质审查和注册登记管理工作;指导全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工作;指导全市建设施工合同管理;参与制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方法、经济参数、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工期定额;组织协调建筑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工程承包、建筑劳务合作;指导规范房地产市场和物业管理市场。

(四)质量安全管理科

负责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监督、检测和认证工作;负责全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资格认证工作;组织或参与工程重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提出施工、监理、设计等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标准并进行审查、监督执行;参与大中型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

(五)公用事业管理科

综合协调城市规划、园林绿化和市容环卫工作;负责管理城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和污水治理;负责制订直属单位的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参与制订、评价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民用航空、园林绿化、市容环卫标准,并指导实施。贯彻实施国家、省、市有关城市燃气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负责市区城市燃气行业管理,办理燃气经营和建设审批手续。

(六)村镇建设科

指导全市村镇建设规划管理工作,研究制订村镇建设的方针政策、发展战略和行政法规并检查监督实施;负责村镇规划的编制、通用设计图的推广;指导建制镇和集镇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村镇统一开发、综合建设、房产管理和村镇建设试点工作及村容镇貌的管理;负责村镇个体建筑工匠的管理;负责村镇建设的人才培训和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指导县(市)规划区建设。

(七)人事教育科

负责建设系统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宣传教育工作;指导全市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制定创建规划、开展创建活动;研究制定建设系统人事工作规章制度和改革办法,负责干部录用、聘用、引进、培训、调配、任免、奖惩和考核呈报工作;负责建设系统的人事、劳资、机构编制管理;负责全市建设行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和专业技术职务的审查、推荐、报批工作;制订全市建设系统人才培训计划、并指导实施;负责委机关和直属单位进出境人员审查、报批工作;负责统一战线工作。

纪检监察机构按有关规定设置。

三、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市建设委员会行政编制45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3名,纪检组长1名;正科级领导职数7名,副科级领导职数5名。

设立机关离退休人员工作科,人员编制4名。其中科长1名,副科长1名。




大连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

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政府


大连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

大政发〔2002〕63号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现将《大连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大连市人民政府
                二○○二年十一月八日

大连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有效地保护城市建设档案,发挥城市建设档案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大连市行政区域内城市建设档案(以下简称城建档案)的形成和报送(移交)、接收、保管、利用等管理工作。

本办法所称城建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 价值的文字、图片、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历史材料和记录。

第三条 市及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先导区管委会应切实加强对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把城建档案事业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工作机构,配备技术人员,并将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的管理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

第四条 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全市城建档案的管理和监督、指导工作,其所属的大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是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部门并具体负责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 子区和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以及市级 以上重点建设工程档案的管理工作。

县(市)、金州区和旅顺口区人民政府设立的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含建制 镇)城建档案的管理工作。

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在业务上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上级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 

第五条 各建设单位和建设系统各专业管理部门应按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城建档案管理范围,向有关城建档案管理部门报送下列城建档案:

(一)各类城市建设工程档案:

1、工业、民用建筑工程及其建筑区域内的各种地下管线工程;

2、市政公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工程;

3、园林建设、市容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工程;

4、城市防洪、抗震、人防工程;

5、军事禁区和军事管理区以外的地下管线和有关隐蔽工程。

(二)城市建设系统各专业管理部门(包括城市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园林、风景名胜、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人防等部门,下同)形成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档案。

(三)有关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计划方面的文件以及科研
成果和城市历史、自然、经济等方面的基础资料。

(四)国家、省、市确定的其他城市建设档案资料。

第六条 编制和报送城建档案,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档案资料应齐全、完整、准确、系统,字迹清楚,图面整洁,纸质优良,规格统一。

(二)档案资料应当报送原件。特殊情况经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可以报副本或复制件,报件上注明原件存处,并加盖单位公章和技术负责人签章。

(三)建设工程竣工图图样清晰,与建筑物实体相符,并加盖竣工图章。

(四)档案材料的整理应当按照建设程序分别组卷,并按不同专业及工序排列,使用统一档案装具,案卷质量符合科技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和城建档案案卷质量标准。

第七条 建设工程档案,由建设单位负责收集和编制。建设单位在招投标以及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签订合同时,应对合同涉及的工程项目档案的收集、编制和制定档案的套数、质量、移交时间等做出详细规定,保证收集与编制建设工程档案材料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 

第八条 建设单位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应到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办理工程项目登记手续,并签订省建设厅统一印制的《报送工程竣工档案责任书》。双方签订的《报送工程竣工档案责任书》作为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的核验材料之一。

第九条 建设单位在办理竣工验收前,应当提请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对建设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并办理建设工程档案初检合格证明。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建设单位应向有关城建档案管理部门报送、移交全部建设工 程档案资料,并办理城建档案合格证明。

第十条 对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项目,其建设单位应当将修改、补充的建设工程档案(其 中,结构和平面布置改变的,应当重新编制建设工程档案),在工程竣工后3个月内向城建 档案管理部门报送。 

第十一条 停建、缓建工程的档案材料暂由建设单位保管。

第十二条 建设单位被撤销的,其正在收集、编制或保留的有价值的建设工程档案材料应向建设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移交。

第十三条 对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和补测补绘形成的地下管线档案,地下管线专业管理单位应当 在普查、测绘结束后3个月内向城建档案管理部门报送。对更改、报废、漏测部分的管线现 状图和资料应每年报送。

第十四条 城市建设系统各专业管理部门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档案,在本单位保管、使用5年后应全部向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移交。

第十五条 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城市建设档案的接收、整理、鉴定、保管、统计 和提供利用等项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档案管理人员应经培训并取得城建档案管理专业资格 证书。

第十六条 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要有适应需要的专用库房,设有防火、防高温、防光、防潮、防霉、防尘、防盗、防虫、防有害气体等设施;对损坏和变质的城建档案,要及时修补、修复;对需要永久保存的城建档案,应采用缩微、光盘、磁带和其他现代技术手段保存和保护。

第十七条 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并可依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向社会提供利用档案服务和技术咨询服务。
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对重要珍贵档案应当用复制品代替原件提供利用。 

第十八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用已开放的城建档案,应当持有合法证件;国外组织和个人利用已开放的城建档案,应当按规定报经有关部门批准。

利用城建档案,应当按规定交纳费用。利用本单位或者本人报送的城建档案,城建档案管理 部门应当无偿提供。

第十九条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和档案管理制度,不得泄露城建档案中涉及的国家秘密。

第二十条 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对在城建档案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和捐赠珍贵或重要城建档案资料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一条 无故延期或者未按照规定向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城建档案的,由市及县(市)、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国务院《建设工程 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和处理。

第二十二条 城建档案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档案损失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离婚案件当事人一方收到判决书,须待对方收到判决书,过了上诉期限,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才可另行结婚问题的复函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离婚案件当事人一方收到判决书,须待对方收到判决书,过了上诉期限,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才可另行结婚问题的复函

1958年2月12日,最高法院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去年四月十七日(57)法办秘字第127号函悉。兹就所问离婚案件送达判决书问题,答复如下:
离婚案件的判决书应当同时向双方当事人送达。如果有一方在宣判时未到庭,或者距离人民法院较远不能及时收到判决书,应当告知宣判时到庭或者收到判决书较早的一方,须待对方收到判决书,过了上诉期限,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才可另行结婚(可以告诉当事人经过一定时期来法院询问,判决已否发生法律效力,法院亦应注意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即通知当事人)。